每日思考丨基于时势位的元宇宙商机
基于时势位的元宇宙商机 表面上看,“元宇宙”一词出自1992年尼尔·斯蒂芬森的赛博朋克小说《雪崩》。其实,人类认识宇宙的渴望从未止步。同时,从无知到有知、从知之甚少到知之渐多,人类对于宇宙的实践探索也从未止步。回顾人类认识宇宙的历史,就是一部人类从不能到可能、从梦境到现实孜孜以求的探索史。今天,元宇宙是实现远古以来亘古不变人类梦想的一次最为贴近实际、最为接近现实的大设计和大实验,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。 从认识和探索宇宙历史的角度来看,元宇宙可归结为古典文学艺术宗教、乌托邦主义、科幻文学、科幻影视和电子游戏等五种基本形态。元宇宙从注重互动社交的网络游戏延展开来,导致人们形成元宇宙就是升级版的网络游戏的认识误区。其实,元宇宙远非如此。虽然元宇宙不是电子游戏、电子游戏也不是元宇宙,但电子游戏“接地气”特别是在年轻人中流行的事实不能忽视。因此,我们讨论元宇宙,就绕不开电子游戏。 电子游戏从20世纪到现在,经历了萌芽、发展和成熟期,已经进入产业繁荣期。电子游戏所蕴含的价值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当下X世代、Y世代和Z世代的世界观、价值观和人生观,它已经超越产业发展本身而事实上成为青年人理念先导、价值重塑和推动社会变革的载体和力量。我们决不能小视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。电子游戏的未来将是一场全球性运动。 更加值得关注的是,科学证明电子游戏可以刺激大脑区域,增加大脑海马体中的灰质,改善和提高人类一系列推理、记忆和感知等认知技能。与哲学、思想家一样,电子游戏的设计者也都是理想主义者。他们更是把思想付诸实践的行动者。西德尼·梅尔(Sidney Meier,1954-)设计的《文明》、约翰·卡马克(John CarmackⅡ,1970-) 设计的《德军司令部3D》、理查德·加里奥特(RichardGarriott,1961-)设计《创世纪》系列、官本茂(ShigeruMiyamoto)设计的任天堂等都是设计者理想与理念的映射和反映。 从远古梦境到电子游戏,人类运用科技把梦想一步一步“逼近”现实,但人类的探索永不止步。元宇宙大设计和大实验的序幕刚刚拉开,它是否可以归正电子游戏的未来,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。 因此,我们既要快马加鞭发展以算力为中心的超算技术,也要蹄急步稳推进量子等基础科学理论创新。一方面,及时出台规范规则,促进国内元宇宙产业健康向前发展,另一方面,“做好自己的事”,积极参与国际元宇宙规则制定,应对即将到来的各种挑战。
点击蓝字丨关注我们
香港亚洲商学院MBA EMBA本部中心欢迎你! Add:东莞市松山湖沁园路17号北大B栋8楼 Tel:0769-8997 8012;15814187245 Email:hkabc_emba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