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话题|工作是一种状态,首先要感动的是自己
工作是一种修行。你对待工作的态度,会实实在在影响你的人格和气质。
——稻盛和夫

工作带来经济意义,上班是为了满足自己和家庭的经济需求;无论是购买日常生活用品、支付房租和水电费,还是购买大件物品、旅行和娱乐活动,都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,而这些基础来自于我们的工作收入。
在现代社会,生活成本越来越高,工作收入也需要不断提高才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。因此,我们需要通过努力工作来提高自己的收入水平,以满足自己和家庭的经济需求。
但工作远不止具有经济意义,设想一下,你出生在富豪之家,不需要为了钱发愁,你每天会干什么?如果只利用一点闲暇时间来娱乐,每天游手好闲,最后一定会无聊的发慌。显然,工作为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意义,还有精神意义。
工作可使我们的心灵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,许多迷茫的人甚至可以透过工作,可以发现人生新的意义。

工作不是轻松的,是带有压力和焦虑的,我们必须长时间不断地专注、努力。大多数工作相当费力而且艰巨,如果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做,工作起来只会觉得痛苦,很快,就会觉得无法忍受了。
因此,我们一定要在艰苦的工作中找到值得追求的目标。
高尔基说:工作是一种乐趣时,生活是一种享受。一个人只有知道自己为什么做这份工作的时候,他才能把这份工作做好。
如果我们只是迫于生计而工作,我们就少不了被外物所役。反之,如果我们是为了工作而生活,我们就一定能找到我心中的那份快乐。无论想不想,总是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,让自己喜欢的工作。
要明白,不是工作需要你,而是你需要工作。

拉丁语中有一句谚语,“比完成活儿更重要的是完善干活人的人格。”但是干活人的人格必须在干活中才能提升和完善。
有人每天什么也不干,苦苦思考着人生的意义,到最后什么也没找到。人生的意义只有在拼命工作中、在汗水中才能产生,人的精神只有在日常的、不懈的劳动中才能得到磨炼。
埋头于本职工作,不断钻研,反复努力,这意味着珍惜上苍赐予的生命中的每个今天、此刻中的每个瞬间。
俗话说“劳动最光荣。”辛勤劳作的人在耕耘田地的同时,也在不知不觉中耕耘心田,这时他的人格得到陶冶;意志得到磨炼。
全神贯注于一事一业,拼命努力,持之以恒,精益求精,人在这个过程中,灵魂自然而然获得净化,形成其厚重的人格;这就是人生的一种修行。
这可以与到宗教的修行联想到一起,只要热爱自己的工作,全身心投入,不必脱离俗世,就可以达到修行的目的。
工作现场就是最好的磨炼意志的地方,工作本身就是最好的修行,每天认真工作就能塑造高尚的人格,就能获得幸福感。

稻盛和夫在恩师的推荐下进入了人生的第一家公司。然而进去才知道这公司基本和倒闭一线之隔,第一个月领工资的时候,他得到的答复就是再等等,简而言之:没钱。
他买东西的时候跟附近小卖部店主聊天,店主语重心长劝他赶紧走,并跟他说“在这个地方工作连老婆都找不到的呀”。同去的其他人都辞职了,稻盛和夫也想辞职,但被家人阻拦了下来。
稻盛和夫没办法,只好绝了离职的心思埋头在这个公司干。后来他自学了大量跟陶瓷有关的化学知识,每天在公司做实验,看杂志,吃饭,然后带着锅碗瓢盆一起睡在车间里。
这样一直干到了27岁,他成了公司研发骨干,带着团队拿下松下的订单,几乎让公司起死回生;后来创办了京瓷(京都陶瓷株式会社),后来京瓷一路走到了世界500强之列。
很少人能在一开始就找到明天的意义,这时需要静心沉淀,一步一个脚印过好今天,明天的美好自然会到来。
提升自己,什么时候都不晚
香港亚洲商学院

·提供实打实的管理经验的交流和碰撞;
·提供相互促进,带领自己提升的平台;
·提供一个更具活力的渠道去吸收先进的行业知识,拓展自己的视野,打破一些固有思维。